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黄斑变性已成为重威胁人类视觉健康的“致盲元凶”。
根据所有地区卫生组织的研究统计,所有地区大约有3000万名黄斑变性患者,每年有近50万人因黄斑变性而失明。
那么,究竟何谓“黄斑”呢?
眼底黄斑并不是单纯的“斑点”,而是视膜上一个至关重要的生理区域。

黄斑是视膜的核心区域,汇聚了大量的中央视觉细胞,是决定视觉功能的关键部分,能够有效识别形状、尺寸、颜色、深度和距离等多种光学信号。

由于含有丰富的叶黄素,与周围组织相比,其色泽显得较为黄色,因此被称为黄斑。
黄斑中部的凹陷被称为中央凹,是视觉为敏锐的区域。如果黄斑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中心视力下降、眼前出现黑影或物体变形等一系列症状。
黄斑病变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眼科领域的疾病,可能导致失明,涵盖了一系列导致视膜黄斑区域出现病理变化的疾病。
常见的眼部疾病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由高度近视引起的黄斑损伤、以及因遗传因素造成的黄斑病变等。
老年性黄斑变性,亦被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对视力造成重影响的退行性眼底疾病。该病可能导致中心视力的急剧下降,甚至引发失明,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近年来,我国老年人中黄斑变性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已成为我国老年群体不可逆转的视力损害主要原因之一。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发生在视膜中心黄斑区域的细胞退化现象,主要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干性AMD通常表现为单眼或双眼的视力逐步下降,中心视力缓慢减退;而湿性AMD则会引起急性视物扭曲或中心视力的突然丧失,常伴随血管增生现象,并可能出现渗漏和出血。
湿性AMD虽然在所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中所占比例较小,但其病情的重性却不可小觑。在所有晚期AMD病例中,约有三分之二是湿性AMD,而几乎所有的视力丧失都源于晚期AMD,因此湿性AMD所导致的视力损失显著高于干性AMD。
兰州爱尔眼科医院的眼底病科医生柯发勇提醒大家,老年性黄斑变性通常会影响双眼,也可能是双眼相继出现病症,往往一只眼睛的病情会比另一只眼睛更早显现。
鉴于AMD患者在早期阶段难以通过自我检查识别病情,建议年满50岁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便尽早发现潜在的病变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针对湿性黄斑变性,年长者可以使用阿姆斯勒(Amsler)方格图在家中进行简单的自我检测。

阿姆斯勒格子表可以通过络进行搜索并下载,也可以选择手动绘制。该图的边长为10厘米,单个格子的边长为5毫米。检测时需将其放置在眼前约30厘米的距离,注视中心的黑点。如果发现线条出现扭曲或变形等异常情况,请及时就医以进行进一步的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柯发勇主丨任表示,阿姆斯勒格是一种相对简单且有效的自我检测方式。
此设备不仅能够识别眼底黄斑变性,还能对其他与眼底黄斑相关的疾病提供一定的预测能力。

如果出现了视觉扭曲,除了可能的黄斑变性外,还有其他与黄斑相关的疾病,例如黄斑裂孔或黄斑前膜等,这些情况需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

为了维护眼底黄斑的健康以及预防相关疾病,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关注哪些方面呢?柯主丨任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在保护视力方面,应当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特别是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尽量避免使用手机或电脑的屏幕。
其次,在饮食方面,众多研究表明,补充叶黄素、玉米黄素、维生素C及维生素E对于防止黄斑变性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日常生活中,建议大家多摄入新鲜的胡萝卜、玉米、西红柿和黄瓜等蔬菜和水果。
还有一项非常关键的建议,对于那些经常参与户外活动的人士而言,尤其是在强烈的阳光下,佩戴太阳镜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对眼睛造成的伤害,同时对于预防黄斑变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已有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