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睛网 吸睛网

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

兰州爱尔眼科医院邢华平主丨任科普:菇类性角膜炎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然而也是菇类性角膜炎发病率较高的时候,菇类性角膜炎是重的致盲性眼病,主要影响农业经济为主的发展中很多国家,在我国感染性角膜病中占据首要位置(占34.8%-61.9%),提高对菇类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水平对预防失明具有重要意义。

兰州爱尔眼科医院邢华平主丨任科普:菇类性角膜炎

病例一:患者马木洒,男性,42岁,因“左眼疼痛、异物感、流泪伴畏光11天”入院。就诊时间为2023年12月29日,就诊医院为兰州爱尔眼科医院。门诊检查结果显示:角膜基质层可见大量朗格汉斯细胞。

眼部检查:右眼裸眼视力为0.5, 左眼裸眼视力为手动/40cm,  眼压( Icare)OD为12mmHg,OS为25mmHg。

右眼裂隙灯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被接纳到医院后,根据其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验结果,初步诊断为“左眼微生物性角膜炎”。鉴于患者病情较为重,医生紧急开始使用头孢他啶进行局部滴眼治疗,并全身静脉滴注头孢他啶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进行了左眼角膜溃疡病灶刮片检查,并将样本送去微生物和菇类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刮片,发现大量白细胞。再次检查病灶后,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大量上皮细胞和基质层炎性细胞,基质层还有菇类菌丝。终确诊为“左眼菇类性角膜炎”,考虑到患者可能存在微生物感染,医生开始加用那他霉素进行局部滴眼治疗,并使用伏立康唑进行全身静脉滴注抗菇类治疗。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前房积脓被吸收。截至2023年01月03日,患者的微生物和菇类培养结果显示曲霉菌生长。

在医院住院的第24小时,

对于左眼裂隙灯检查来说,患者眼睑睁眼存在困难,但没有红肿或肿块。睑缘呈现充血肥厚,睫毛有黄白色分泌物粘连,部分睫毛甚至呈束状。眼球结膜呈混合充血状态,伴有水肿。结膜囊内有大量黄白色黏性分泌物,角膜中央偏颞下方可见一处约5mm*6mm大小的全层白色混浊溃疡病灶,周边有毛刺样浸润。溃疡周围角膜呈雾状混浊水肿,中央及下方角膜后有渗出物附着。荧光素染色显示中央偏颞下方有一处约5mm*5mm大小的着染病变,余角膜也有点状染色。中央前房深度正常,前房下方有约2mm积脓,前房内可见絮状物。虹膜纹理清晰可见,瞳孔圆形,居中,直径约5mm。晶状体密度增高,玻璃体及眼底无法清晰观察。

经历了四天的入院生活

VOS=裸眼:0.01,OS=Icare眼压11mmHg,左眼睁眼困难,眼睑无红肿,无肿块,睑缘充血肥厚,睫毛面分泌物较前减少,部分睫毛粘连呈束,结膜:球结膜混合充血+++,水肿(+)较前减轻,结膜囊内未见明显分泌物,角膜:角膜中央偏颞下方可见一大小约5mm*6mm的深达基质层白色混浊溃疡病灶,周边可见毛刺样浸润,溃疡周边角膜雾状混浊水肿,中央及下方角膜后可见渗出物较前明显减少,颞下方可见新生血管长入。荧光素染色:中央偏颞下方可见大小约5mm*5mm着染,余角膜点染,前房:中央前房深度正常,前房下方积脓已吸收。前房内絮状物较前吸收,虹膜:隐约透见虹膜纹理清晰,瞳孔:瞳孔圆,居中,直径约5mm,药物性散大,晶状体:隐约见晶状体密度增高,玻璃体:窥不清,眼底:窥不清。]

经过12天的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医生决定可以出院。

出院时检查结果显示:左眼视力远视力为0.25,左眼眼压为Icare眼压5mmHg。左眼眼睑缘充血肥厚,睫毛面分泌物减少,部分睫毛粘连;球结膜混合充血程度++,水肿减轻,结膜囊内无分泌物,角膜中央偏颞下方有一直径约4mm*5mm的深达基质层白色混浊溃疡病灶,边界清晰,溃疡周边角膜水肿减轻,角膜后附着物减少,颞下方有新生血管长入。荧光素染色显示:中央偏颞下方有一5mm*5mm的着染区,余角膜点染,前房深度正常,前房下方积脓已吸收,房闪阳性。虹膜纹理清晰,瞳孔圆,直径约5mm,晶状体密度增高,玻璃体及眼底窥不清。右眼检查结果与入院时相同。

患者二:张淑丽,女,55岁主因“右眼发红、磨痛20天,加重伴发白、视力下降6天。”入院。于2023年1月1日在兰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在门诊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右眼角膜病灶区上皮细胞及基质层细胞水肿,部分坏死,基底膜下神经纤维窥不见,可见大量炎性高反光细胞,其间可见大量菌丝,深基质及内皮结构窥不清。右眼前节oct:角膜病灶区混浊深度达基质层,角膜水肿厚度约736μm,角膜内皮面影像不连续。门诊以“右眼菇类性角膜炎”收住。患者自诉于20天前在家搬玉米后出现以上症状。

住院的第24小时

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检测:手动/30cm, 左眼视力检测:0.6,  眼压测量( Icare)右眼:24mmHg,左眼:12mmHg。

在右眼裂隙灯检查中发现:眼睑水肿充血,痉挛,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偏鼻下可见类圆形灰白色病灶(大小约7*8mm,深达浅基质层),表面干燥,病灶边缘呈毛刺状,溃疡周边角膜混浊,可见卫星灶,角膜内皮可见散在白色斑块状沉着,角膜荧光素染色:中央片状、点状着染,前房可见絮状混浊,下方积脓约5mm,虹膜纹理不清,前粘连,瞳孔:瞳孔窥不清,余结构窥不入;

左眼裂隙灯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考虑诊断为:1.右眼菇类性角膜炎2.右眼菇类性角膜溃疡3.右眼前房积脓4.右眼继发性青光眼

全身及局部抗菇类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眼压变化,给予散瞳及抗眼压治疗,经9天保守治疗后,患者病情得以控制,溃疡灶持续不愈合,前房积脓较入院明显减少

患者右眼出现眼睑水肿充血、痉挛症状,结膜混合充血程度明显+++。角膜中央偏鼻下可观察到直径约7*8mm的类圆形灰白色病灶,病灶表面干燥,边缘呈毛刺状,周围角膜混浊,伴有卫星灶。角膜内皮散在可见白色斑块状沉着。角膜荧光素染色显示中央片状、点状着染,前房有絮状混浊,下方积脓约3mm,虹膜纹理不清,前房有粘连,瞳孔窥不清,其他结构难以观察。

经过保守治疗观察结果不佳,为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于2023年1月11日进行右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手术后继续进行预防性全身及局部抗菇类治疗。

手术后的第24小时

右眼视力:0.09,右眼眼压(Icare):16mmHg, 右眼结膜囊可见少量白色丝状分泌物,右眼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植片水肿,上皮水肿未修复,角膜植片、植床对合整齐,缝线在位,周围可见分泌物,前房反应(+),瞳孔区虹膜后粘连,晶体前囊可见渗出物,对光反应迟钝,晶状体灰黄色混浊。余结构窥不入。今日角膜病灶切除物病例检查报告示:角膜急、慢性炎症;见少量似孢子物,

手术后第六天

右眼视力:0.09,右眼眼压(Icare):8mmHg, 右眼结膜囊可见少量白色丝状分泌物,右眼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植片水肿,上皮修复,角膜植片、植床对合整齐,缝线在位,,前房反应(+),瞳孔药物性散大,虹膜后粘连,晶体前囊少量渗出物,对光反应迟钝,晶状体灰黄色混浊,余结构窥不入。

病人于2023年1月17日治疗成功并出院。

评价(已有人点评)

网友202574493688

网友202574493688

我在兰州爱尔眼科医院接受了菇类性角膜炎的治疗,感受到了医生的专業和细心。邢华平主丨任的团队在我入院后快速制定了治疗方案,使用了有效的抗感染药物,经过几天的治疗,症状明显改善,视力也逐步恢复。医院的设备很先进,检查也很到位,让我对治疗充满信心。希望更多人能重视这个疾病,及时就医。

2025-07-03 01:14: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