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爱尔眼科医院的业务院长、视光学及儿童眼病科主丨任范真指出,每年十月的第二个周四被定为“所有地区爱眼日”。这不仅反映了家长对青少年儿童眼部健康的关注,也显示出社会对这一问题日益增长的重视。那么,孩子们的视力现状到底如何呢?
依据很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年7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提供的信息,2020年我国青少年儿童的总体近视率达到了52.7%,其中近10%的人群为高度近视患者。可以说,尽管当前我国对青少年儿童近视问题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但其发展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如今,在6岁儿童中,约有15%的孩子被确诊为近视,而其中大约1.5%的儿童则属于高度近视,这一现象令人感到震惊与困惑。
究竟是什么
为何儿童的近视问题愈发重且普遍化?
1. 不良的视力使用习惯
眼睛负担过重——如今,孩子们在学习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几乎都依赖于电子设备……长时间近距离、高强度的用眼,导致孩子们的视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用眼姿势不当——走路时看手机、躺着观看电视、趴着阅读,这些都是导致孩子视力下降的关键因素。
2. 不合理的视力环境
许多家长常常对孩子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用眼表示担忧,这种担忧是有其依据的——人的瞳孔会根据周围光线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整。当环境光线较弱时,瞳孔会扩张,焦距变浅,这样就会使得物体的清晰度降低,从而导致眼睛调节的波动增加,进而更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3. 缺乏的户外活动
由于父母的工作十分繁忙,许多孩子的学习负担也相对较重,这使得不少小朋友变成了“宅男宅女”。然而,儿童的眼睛需要接受自然光的照射,才能有效地维护视力健康。研究表明,自然光的照射强度远高于室内光源,而这种高强度的光线能够刺激眼睛分泌一种抑制眼球过度生长的物质“多巴胺”,从而有效防止近视的发生。
4. 常被忽视的定期检查
0至6岁是儿童视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家长应特别关注孩子的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产生与发展。通常建议,家长应从孩子3岁起,定期带其前往专業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视力健康检查,建立视觉发育健康档案,以实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然而,目前仍有许多家长,即便察觉到孩子的视力问题,也不愿意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亦不愿意进行科学的矫正干预。
5. 科学干预手段的普及程度不足
近视眼的控制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实现,这些手段包括光学和药物两大类。在光学手段中,角膜塑形镜被认为是目前靠谱有效的控制近视进展的方式,能够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日间裸眼视力;此外,矫正周边离焦的框架眼镜同样在近视控制上展现出一定的结果。在药物手段中,低浓度的阿托品已被证实为一种靠谱且有效的选择。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科学方法的普及程度仍然不够,许多家长常常被一些不实信息所误导。因此,培养科学的习惯、关注监护人群、定期进行视觉健康检查以及科学干预的实施,都是预防青少年儿童近视的重要环节。
图:兰州爱尔眼科医院的业务负责人及视光与儿童眼病科主丨任范真
评价(已有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