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睛网 吸睛网

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

银川爱尔:你孩子的用眼习惯,可能全错了

“坐直!别驼背!”

“离本子远点!”

“把手机放下!”

“还看5分钟,就关电视。”

连哄带骗加凶地让孩子保护好眼睛,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我国的父母孩子间上演。

然而,家长们目前所作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近视率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孩子踏入近视者的行列。

教育部发布的《华夏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指出:

“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调查结果显示,仅在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中,视力不良检出率就分别达36.5%和65.3%,其中八年级学生重度不良比例超过30%。”

问题出在哪呢?

1、家长们的督促并不到位

科学研究证实,儿童持续近距离用眼和户外活动时长、用眼光照条件等行为因素是造成近视的重要因素。

归根结底,要想让孩子不近视或者控制住当前的近视度数,仍需要在行为干预上下功夫。

近,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与我国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共同完成了一项关于我国青少年视觉习惯的重要研究。该研究采用专業监测设备,在27个月的时间里对国内范围内的22911名6至17岁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用眼行为的数据收集,成功获取了1.8亿条有效数据,并发布了相关的《华夏青少年视觉行为大数据报告》。

数据结果不容乐观:

1、仅有45.4%的学生用眼距离大于33cm,且28.3%的学生用眼距离低于20cm,属于超近距离;

2、83.2%的学生群体,24小时单次连续用眼长时间超过40分钟,时间过长,且有53.5%的学生单次连续用眼长连续时间是标准上限值(40分钟)的3倍以上;

3、随着年龄的变化,仅有6-9岁的学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户外有效时长1小时标准,10-17岁的学生均未达标。

如今我国青少年极高的近视率不是没有理由的,糟糕的用眼习惯是罪魁祸首。

家长们一定要提醒、提醒、再提醒,督促、督促、再督促,规范好孩子的用眼习惯!

2更有效规范孩子用眼习惯的方法

家长每天反反复复的提醒,家长很累,孩子很烦,结果也并不见得好——家长刚提醒孩子要坐直,回过头孩子就弯下了腰。

再努力的家长也无法做到无时无刻督促孩子正确用眼,有没有更好地辅助家长督促孩子的方法呢?

在爱尔眼科的近视防控体系中,云夹被用来监测与干预用眼行为,这也是《华夏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搜集数据过程中使用到的用眼习惯检测工具。

通过云夹,家长可以对阅读距离、阅读时间、阅读光照、有效户外时长进行全天候监测,以改善青少年不健康用眼习惯。

当云夹监测到孩子不良的用眼行为时,通过实时振动进行提醒,帮助改正。

若想杜绝孩子的“毁眼”操作,云夹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购买详情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参考文献:

1、《华夏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报告》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2、《华夏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我国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联合发布。

评价(已有人点评)

相关推荐